7月8日,香港六宝合典资料大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团走进衡阳市衡东县大源渡水电站,近距离探访这座湘江干流上的“能源明珠”,深入了解其发电模式、运行维护机制,探究其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多重价值。
大源渡水电站坐落于湘江干流,是湖南省交通行业“航电结合、以电促航”的试点工程,亦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20.97亿元,主要由船闸、电站厂房、泄水闸和坝顶公路桥构成,目前总装机容量达130MW,平均年发电量6.34亿千瓦时,在保障能源供应、推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
抵达电站后,工作人员带领实践团依次参观了中控室、水轮发电机房、升压站等核心区域,详细讲解了各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规范。在发电厂房内,队员们得以近距离观察水轮发电机组,直观理解“水能—机械能—电能”的转化全过程。据介绍,大源渡水电站共配备5台发电机组,其中4台为单机容量3万千瓦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1台为1万千瓦的国产自研机组—这台机组的稳定运行,表明我国水轮发电机组制造技术已逐步成熟,具备效率高,运行稳定等显著优势。

(负责人介绍电站基本情况)
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知识积极提问,与工作人员展开深度交流,话题涵盖机组运维、生态影响、综合效益等多个维度。针对“设备日常维护方式”的疑问,实践团成员陈志彬得到了详细的解答:“设备维护采用‘定期检修+状态检测’结合的模式,今年初便通过厂房吊车将4号发电机组整体吊出,进行全面检查与部件保养。这种预防性维护不仅能最大限度保障机组运行安全,更能优化发电效率,确保电站长期稳定出力。”
当被问及水电站对区域发展的具体作用时,工作人员进一步阐释:“电站的价值是多维的:一方面,产出的清洁电力直接支撑了当地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用电需求,减少了传统火电的碳排放;另一方面,通过坝体抬升湘江水位,将此段航道升级为Ⅲ级航道,千吨级船舶可畅通无阻,大幅降低了沿岸物流成本,直接带动了衡东及周边地区的农业、制造业、旅游业协同发展。”

(负责人亲自现场讲解)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能源工程不仅是技术的集合,更是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纽带。未来,需以更系统的思维推动能源项目建设,让清洁能源在支撑区域发展中发挥更大价值。

(实践团成员合影)
(文/王博图/邓芷晴 一审/谢喆 二审/张晓烽 三审/王明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