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在新能源大楼502会议室举行题为《多功能热池与多功能光伏》的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特邀香港城市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吴伟担任主讲人,讲座由能动学院院长李传常教授主持,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100余人参加。

吴伟系统阐述了在碳中和目标下发展高效、多能互补储能技术的紧迫性。他指出,可再生能源利用面临“供需时间不匹配”“空间不匹配”及“辅助设备成本高”三大技术挑战,而吸收式储能(ATES)因其储能密度高、热损失小、应用灵活,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路径之一。报告中,吴伟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在“多功能热池”系统方面的系列创新,内容包括吸收式卡诺电池,突破传统电-热-电转换效率低、自放电率高的瓶颈,三代储能工质的演进从传统盐溶液到深共熔溶剂(DES),再到基于机器学习高通量筛选的离子液体工质,显著提升材料稳定性与环境相容性,以及升温型吸收式储能与变流量调控策略,实现储能提质与动态供需匹配,提升系统综合能效。随后,他还分享了“多功能光伏”技术的最新进展,探讨了通过系统集成创新提升太阳能综合效用的潜力。

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就技术原理、应用前景等问题与吴伟副教授进行了深入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本次报告内容前沿,讲解生动,为我院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拓宽了研究视野。
报告结束后,李传常院长做了简要总结。他代表学院对吴伟副教授的精彩汇报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吴教授的报告系统深入地介绍了吸收式储能、卡诺电池及光伏集成等前沿技术,从工质创新、系统调控到机器学习辅助设计,内容充实、创新突出,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李院长强调,此次交流不仅拓宽了师生在能源存储与碳中和领域的科研视野,也为我院相关学科方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他期待未来能与香港城市大学吴伟教授团队开展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推动国家能源技术创新贡献力量。

(文/余俊鹏 图/廖茂程 一审/张健 二审/贾传坤 三审/王明彦)